4006-01-9999
您當前位置:首頁 > 申論頻道 >申論熱點 > 文化

2024國考申論熱點:用好紅色資源 開好“大思政課”

來源: 華圖教育2023-09-27 14:48

申論熱點材料閱讀

一座革命紀念館就是一個紅色基因庫,一件紅色文物就是一本歷史教科書。前不久,國家文物局、教育部決定聯合開展以革命文物為主題的“大思政課”優質資源建設推廣工作,旨在推廣一批能夠反映革命文物資源與“大思政課”建設深度融合的優秀成果。這一工作的開展,有利于進一步發揮革命文物的社會教育功能,推動新時代革命文物工作與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融合發展,切實推進“大思政課”建設走深走實。【批注1】立意:推動新時代革命文物工作與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融合發展,切實推進“大思政課”建設走深走實。

掃一掃 咨詢24年國考

“大思政課”耕耘的是思想的田野,回答的是時代的課題,事關立德樹人根本任務。【批注2】解釋重要性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“‘大思政課’我們要善用之”。【批注3】引用名言。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,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,是激發愛國熱情、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。在“大思政課”中用好用活這一“生動教材”,有助于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?圩,立志聽黨話、跟黨走,立志扎根人民、奉獻國家。

用好革命文物這一“生動教材”,需要用“小切口”詮釋大道理,增強“大思政課”的感染力。【批注4】分論點1:需要用“小切口”詮釋大道理,增強“大思政課”的感染力。井岡山上,八角樓的燈光照亮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;湖南沙洲村,“半條被子”講述了長征路上的魚水情深;黃土高原上,延安革命舊址見證了我們黨在延安時期領導中國革命、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光輝歷程……【批注5】舉例論證。一件件文物背后,是具體生動的紅色故事。發揮“大思政課”培根鑄魂的作用,應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蘊含的時代價值和思想內涵,推出一批有溫度、有高度、有深度的小故事,作為思政課教學案例;也可在小故事的基礎上,推出主題巡展、微黨課、情景劇、音樂劇、主題讀物等。如此,方能講好講活“大思政課”,切實發揮革命文物故事的育人作用。

用好革命文物這一“生動教材”,也需要匯聚合力,提升“大思政課”的實效性。【批注6】分論點2:也需要匯聚合力,提升“大思政課”的實效性。橫向看,“大思政課”是一門社會大課,光靠學校還不夠,需要社會各方參與。比如,不妨支持學校與革命場館共建實踐育人共同體,鼓勵師生走進革命場館開展現場教學、主題活動、志愿服務,推動思政課教師赴革命場館培訓研習、聯合科研。【批注7】舉例論證。縱向看,不同學齡段青少年學生的思想、心理和認知存在差異,要增強育人實效,就必須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、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政課。因此,不妨強化分眾化教育,結合革命文物設計不同的思政課教學內容和方式,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。

用好革命文物這一“生動教材”,更需要運用新技術提高參與度,強化“大思政課”的吸引力。【批注8】分論點3:更需要運用新技術提高參與度,強化“大思政課”的吸引力。課堂上,學生們佩戴VR眼鏡,“云參觀”紅色場館,身臨其境重溫紅色歲月;課堂外,數字技術讓文物展陳更加立體,讓互動更加有趣,激發學生參與熱情。【批注9】舉例論證。這也啟示我們,堅持守正創新,運用好新技術,讓有意義的“大思政課”更有意思,達到耳濡目染、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。

用好紅色資源,開好“大思政課”,在青少年心中廣撒深播“紅色種子”,必能更好引導他們明確前行方向,收獲精神成長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!九10】回扣主題,展望未來。

(文章來源:《人民日報評論》,稍作改動)

材料小結

1.核心內容:用好紅色資源 開好“大思政課”

2.理論總結:

一座革命紀念館就是一個紅色基因庫,一件紅色文物就是一本歷史教科書。“大思政課”耕耘的是思想的田野,回答的是時代的課題,事關立德樹人根本任務。這一工作的開展,有利于進一步發揮革命文物的社會教育功能,推動新時代革命文物工作與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融合發展,切實推進“大思政課”建設走深走實。

2024年公務員考試圖書推薦

2024版公務員行測+申論5100題 2024版國家公務員考試教材+真題 2024版公務員模塊寶典

2024年公務員考試推薦課程

>>>2024年國/省考公務員筆試系統提升班plus版

>>>2024年國/省公務員筆試《悅享班》

已閱讀28% 查看剩余內容
關鍵詞: 2024年國考申論熱點2024年國考紅色資源 編輯:華圖小編
日本乱码一线二线三线-欧美特色特色欧美-欧美无砖专二区二中文字新闻-精品日产免费线路二区-日产乱码2021在看线观